SATI
世上有一种药,吃了能治疗心中所有的苦药名SATI,成分“觉”药效持续不断,会灭苦
SATI
Sati是正念,是觉性;是觉知,觉知自己。
Sati像一面镜子,可以照见自己贪心、生气的脸。看到自己的表情,会觉得很好笑。
Sati像现代的雷达,能立即侦测到心念的活动。遇有任何危险,觉性的工作就是保护我们。
Sati像锋利无比的刀子,是砍断烦恼流好的工具。
Mahasati是巴利文(古老的印度语言)名词。Maha的意思是“大”;Sati是“正念或自觉”。因此Mahasati的意思是“大念住”、“全然的觉”,或是“圆满的觉”。——《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》
禅,直接讲心
禅没有什么,如果用禅的方式来教导就不会浪费时间,因为它没有混合很多东西,直接讲生命,直接讲心,纯粹的心。
没有什么仪式典礼,全部从心讲出来的,都是心法。不像现在仪式典礼一大堆,以至于人们没有办法进入到真实的东西里面去,外面下的功夫比在心上下的功夫多得多,作用都没有到达
心,没有到达真正核心的这个部分。
只在外表下功夫,所以做功德就黏在功德上;持守戒律就黏着在戒律上;布施就黏在布施上;做了以后就想要、想要、想要……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要要……一直堆积、一直堆积,所以
呢就越来越多的东西。
动中禅
动中禅,没有任何的典礼仪式,直接到心。
心一直东跑西跑,不想留在自己美丽的家。
给心一个工作去做――觉知身体的动作。通过“动”来知道当下身体的动作,培养觉性。动时知道动,停时知道停。当妄念来时不压抑,不跟随,一直知道自己的动作。
觉性像猫,妄念像老鼠,要抓老鼠所以眼睛不能闭。
不管老鼠,只管喂猫(培养觉性)。把猫养大后,猫自然会去处理老鼠。
重点就是一个“觉”。开始是觉,中间是觉,后还是觉。
让觉性持续不断,觉性将自然提升到完整、圆满。
圆满的觉性会做它自己的工作――灭苦。这是直接走捷径。
为何动中禅要不停地动?
佛陀在菩提树下打坐,发愿若不开悟不起身。为何动中禅要不停地动?佛陀在菩提树下静坐寻求开悟,人们看到的菩提树、金刚座、佛像,这是一种教导的方法。真正的菩提树是我们
的身,真正的菩提是指我们的心。如果一定要像当初佛陀证悟的样子,那这里并没有菩提树,就开悟不了了?
菩提树是身,菩提是觉性,每个人都有。动中禅的手部和脚部动作都只是技巧而已,“动作中的觉性”才是这个方法的要点。
动中禅修法很粗?
有人认为动中禅这种修法很粗,其实四念处身、受、心、法,通过身动都会包括进来,观察得到。先从粗的地方下手,后面细的地方都可以看见,不必急着想要看见后面的。
身、受、心、法是一起的,好比四只鸟,这样练是一箭四雕,从粗到细同时到。其他教导会告诉你很多,我们只讲觉性就包含了所有的东西,只觉性一项就很难把握,何况更多的东西,就更难了。
持续不断地练习
练习时,眼睛自然地张开,这样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,现在刚开始还不熟悉不习惯,所以会觉得张开眼睛练习很不容易,但只要继续练习,困难就会变容易了,就能够习惯适应了,熟练后即使张开眼睛练习也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,只要不断地培养觉性,自然地张开眼睛练习,即不会受到外界影响。
动中禅这个方法,是一天二十四小时,都可以来练习的,随时随地都可以,没有限制的,如果你是闭上眼睛,就会受限了。
有人问,去工作怎么办呢?就是带着觉性去工作。有些老师告诉我们,工作即修行。如果在工作中能修行,在工作中一样可以培养觉性与智慧。
如果不会在生活中应用,只会傻傻地做事,可是心不清楚,智慧没有增长。所以,动中禅可以应用,是很有意义的。
“定”,在动中
每一件事都是让我们训练觉性的方法。三摩地就是定。定的意思不是指你坐在一个地方而已,所有的事情都要能定,叫做三摩地。
让每个姿势、每个动作、每个地方都有三摩地。觉性、三摩地,行、住、坐、卧所有姿势都可以,这个手部动作只是其中之一而已。
这个方法强调在日常生活当中应用,就在做的那个时候,只要觉知一件事情、一个动作,适用在每一个工作之中。
涅槃没有什么
知道身体的动作。纯粹地知道,不观想、不默念。纯粹地知道,就是这么简单。
人们宁可去相信那些很复杂的东西,很简单没有什么的东西不要;听到那些有什么的,就赶快跑去要。轻忽、轻视了这个看起来没有什么的,这个看起来没有什么的,其实比那些看起来
有什么的东西好。
要那些有什么的,看起来没有什么的都不要。好像涅槃,它没有什么,就是不生不死,而人们想要生、老、病、死,因为要,所以就会在这里面绕,而那个没有的不要。